车辆超载诱发了大量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据统计,70%的道路安全事故是由于车辆超限超载引发的,50%的群死群伤性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与超限超载有直接关系。 二是严重损坏了公路基础设施,给国家造成了巨额损失。超限超载车辆的荷载远远超过了公路和桥梁的设计承受荷载,致使路面损坏、桥梁断裂,正常使用年限大大缩短,不得不提前大中修。每年因车辆超限超载造成的公路基础设施损坏超过300亿元。 三是导致了道路运输市场的恶性竞争。以竞相压价承揽货源,以超限超载来获取利润,超的越多,赚的越多,形成了“压价→超限超载→运力过剩→再超限超载”的恶性循环,正常使用年限在10年左右的货运车辆2至3年后即报废。 四超限运输降低公路使用效率,严重污染环境。超限车辆一般车速都很低,有的时速不足40公里,由于走不快,且由于超限车的车体大,影响后车通行,常常造成交通阻塞,使公路的使用效率大大降低。另外,超限车辆由于荷载大,在起步、爬坡时由于动力不足,司机往往是把油门踏板踩到底,导致燃烧不充分,大冒黑烟,行驶时产生的滚滚黑烟、巨大躁声及振动,严重污染公路及其附属设施和公路绿化等,造成环境的污染。
解决车辆超载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包括法律法规、技术监控、道路基础设施、教育培训等。以下是一些建议:
1. 立法和政策完善:政府应当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车辆载重,并对超载车进行严厉处罚,包括罚款、扣车、扣分等手段。
2. 加强查处力度:各级交通执法部门要严格查处超载行为,利用检测设备定期对车辆进行抽查,确保道路安全。
3. 技术监控与大数据应用: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例如GPS定位、视频监控等,对车辆进行实时监控,防止超载。同时,通过分析大数据,对违规行为进行预测,更有效地打击超载现象。
4. 道路基础设施改善:加大对公路基础设施的投入,增设检测站、称重点等,监控车辆载重和行程。
5. 教育培训: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车辆驾驶员、货运企业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知识水平,提升遵守法规意识,从源头减少超载问题。
6. 政府与企业合作:鼓励政府与民营企业合作,设立专门的货运市场,推动行业内合规经营,降低超载现象。
7. 媒体宣传:加强关于车辆超载问题的宣传力度,提高大众意识,并对违规行为进行通报曝光。
通过上述措施,从法律、技术、基础设施、教育以及合作等多方面解决车辆超载问题。 |
|
|
|
评论
直达楼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