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使用手机微信扫码安全登录

切换账号密码登录

绑定手机号

应国家法规对于账号实名的要求,请您在进行下一步操作前,需要先完成手机绑定 (若绑定失败,请重新登录绑定)。了解更多

不绑定绑定手机号

360官网 | 360商城

推荐论坛版块活动360粉丝商城众测粉丝轰趴馆常见问题
本帖最后由 飞机飞行 于 2023-2-13 20:34 编辑
日前,福建省福州市反诈骗中心接到市民阮某某报警,他接到自称支付宝客服的来电,称要为其解决花呗信用问题。听信对方话术的阮某某按照电话里的引导,将 22.8 万元欠款转账到指定账户,之后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记者调查发现,近几个月以来,诈骗团伙冒充金融平台客服人员,以帮助消除不良征信为名实施的虚假征信类诈骗案件数量,一度出现激增。公安部门提醒,公众接到此类电话需提高警惕。






01


虚假征信类诈骗案件激增





前不久,福建漳州市民林女士接到诈骗电话,对方以清偿京东白条欠款为由,将林女士引导到其他贷款平台借款,并将 14 万元借款转账至诈骗账户。漳州市反诈骗中心接警后及时止付,5 分钟内将 14 万元拦截。


“大量诈骗分子伪装成金融平台客服等身份,声称信用贷款账户存在违规额度,或称不注销可能影响个人征信,诱导受害者按照他们设定好的套路进行操作,诱骗受害者将资金转入诈骗账户。”福州市公安局民警饶露明说。

福州、泉州、莆田等多地公安民警表示,去年七八月以来,以京东白条、支付宝花呗、校园贷等名义实施虚假征信类诈骗案件量激增。以福州市鼓楼区为例,此类案件占电信诈骗类警情的比例,从去年 8 月的约 8% 增长到去年 11 月的约 20%。

莆田市公安局民警谢风建介绍,虚假征信诈骗案件的典型“剧本”是:利用固定电话冒充金融平台客服来电,告知受害人不抓紧时间还款或注销账户会影响个人征信,吸引受害人下载 App 并在借贷平台贷款,诱导受害人取出贷款并转到诈骗账户。

“虚假征信诈骗就是诈骗团伙重新整合话术、上下游黑灰产、洗钱通道等作案环节,利用人们重视征信的心理特点而设计的新圈套。”多地公安民警说。

基层办案民警表示,虚假征信诈骗并非新出现的诈骗手法,较早出现在涉校园贷诈骗案件中,利用大学生防范意识低、社会经验少的弱点实施诈骗,在打击力度加大后发案量明显下降。但随着市面上提供贷款服务的 App 增多,诈骗分子开始冒充支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客服人员,作案对象也扩大到更多群体。




02


诈骗手段不断升级






2022 年 11 月,福州某中学教师陈某接到自称是京东客服的电话,称如果不解绑京东白条会影响征信,并发来一个网络链接。陈某点开链接后进入自称是银联客服的对话框,按照对方引导从指定的贷款平台借出 26 万元钱款,再汇入诈骗团伙指定的银行账户。

陈某说,由于自己确实是京东白条用户,所以接到电话后就相信了对方。因为很看重个人征信,很快就被带入陷阱,钱款转账出去后意识到被骗了。

利用“区号+座机号码”等固定电话作案,是虚假征信诈骗的另一特点。泉州市公安局丰泽分局民警苏景泉说,此前诈骗案件中,不法分子一般通过虚拟手机号、“95”号段号码、“+”或“00”开头的境外号码等外拨电话。相较这些传统方式,很多受害者看到是固话来电,就对对方的金融客服身份信以为真,欺骗性、隐蔽性大大增强,近期已侦破多起此类案件。

警方在一起案件中查明,有通信运营商的内部装线工使用他人信息代开宽带,并获得对应的固话号码。开通后,境外诈骗团伙人员指挥境内人员购买光猫、网关等通信设备,通过互联网使用远程操控软件,以固定电话号码外呼受害人,一个电话号码一天拨打量超过 1000 次。

不法分子实施诈骗日趋科技化、精准化,受害人一旦上钩极易“入坑”。多起案件中,诈骗分子引导受害人下载具有屏幕共享功能的 App,远程指导并观看受害人的操作。在公安部刑侦局发布的一起典型案例中,江苏的吴先生接到自称某平台工作人员电话,按要求下载了有屏幕共享功能的 App,并在对方远程指导下完成借款、转账等程序,被骗 11 万余元。




03


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增强防骗意识






据了解,随着公安机关打击力度加大,今年 1 月,此类案件发案量已开始大幅下降。

受访公安民警表示,虚假征信诈骗案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诈骗团伙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更为精准,实施诈骗的目的性更强。多名民警表示,这反映购物订单信息被泄露的风险较大,既有可能出现在快递物流环节,也有可能是从互联网电商平台流出。

记者采访了解到,由于系统安全防护滞后等原因,互联网企业、电商平台等储存的大量公民个人信息被窃取、泄露和滥用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些信息通过境外网站等平台进行非法交易,形成一条黑色产业链。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建议,在侦办诈骗犯罪的同时,要加大对上游个人信息泄露的溯源,坚持“一案双查”、全链条打击;同时,要进一步压实互联网平台个人信息保护的主体责任,切实扎紧个人信息保护的“篱笆墙”。

谢风建等民警提示,公民需进一步增强反诈防骗意识,遇到陌生电话自称为“某某金融客服”时,不可轻信对方,可以自行通过平台官方渠道进行核实;在与客服交流期间,拒绝加好友、下软件、开视频,只要对方提到转账、保证金、手续费、安全账户等与资金有关词汇,直接挂掉电话。

来源:新华社

共 1 个关于一个电话就骗走20多万,这类诈骗要当心!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23-2-14 18:24

评论

直达楼层

望不到尽头 VIP认证 LV13.中将 发表于 2023-2-14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 私信

IP属地: 未知

当心了!
来自KB2000(360社区3.5.5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飞机飞行 超级版主

粉丝:184 关注:13 积分:254996

精华:351 金币:241746 经验:212327

IP属地: 局域网

最后登录时间:2025-3-15

小水滴公测勋章 智能摄像机3C 摄像机APP V7.0 智能摄像机AP2C 360AI音箱MAX-M1 公测AI小水滴D903 安全卫士10周年纪念 版主 公测360摄像机标准版 儿童五周年纪念章 360家庭防火墙APP内测 公测360摄像机户外版 360手机f4 公测360摄像机变焦宠物版 公测360家庭防火墙V5S 公测摄像机D916 家庭安防套装 防火墙V5S增强版公测勋章 360粉丝达人勋章

私信 加好友

最新活动

C盘爆红别怕,这里有C盘清理教程!(文末有

排行榜

热度排行 查看排行
今日 本周 本月 全部
    今日 本周 本月 全部

      内容推荐 热门推荐最新主帖

      扫码添加360客服号,涨知识的同时还有超多福利等你哦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