丼 [jǐng]温州话(吴语)中 丼发音 接近日语发音(どん) 第二声 ,为名词,指“田里挖的坑”,也指“路面、地面上挖的深坑”。但是温州话中按照原意指小石块掉入水中的声音时,读做[dong].
丽水话(吴语)中丼发音类似den
客家话中,此字为拟声字,是小石块掉入水中的声音,都感切,音作 [dam3] 。
粤语中,此字则解释为粤语中dump的正字。丼──(dam) 又作“沊”,意源为石头丼一声跌落水井,亦解作抛弃、抛掷,配词有例如丼垃圾。
闽南语中,此字为拟声字,指小石块掉入水中的声音,读 [dom6] 。
贵州苗族中,有格丼(bong)一地,是苗语中圣地的意思。由于丼字是冷僻字,为了便于宣传,当地政府已将其改为格凸。
中原官话中,此字或为拟声字,指小石块掉入水中的声音,读 [buder] (前一音节发一声,后一音节为儿化音)。
在宁波农村,该字的发音同“蛋”的宁波方言发音,以前农村有小孩满月时,会送邻居一碗饭,饭顶上放些红糖,又叫”糖拌丼“。 |
来自RMX2111(360社区3.5.5版)
|
|
|
评论
直达楼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