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隐翅虫皮炎则是由毒隐翅虫体液中的毒素与人体皮肤接触引起。在病原虫发生(尤其是大发生)季节,由于夜晚灯光引诱,致虫通过开放的门窗进入室内,在人们周围爬行,常因爬行引起异样感,被人用手在皮肤上有意无意拍打、压碎或搓揉,毒汁溢出,粘染皮肤和手,手再去抚摸它处皮肤时,导致多处皮肤受害。毒隐翅虫的毒素胜过眼镜蛇毒的强烈接触毒素。毒隐翅虫的毒素有3种,即毒隐翅虫素(Pederin)、拟毒隐翅虫素(Pseudopederin)和毒隐翅虫酮(Pederone)。
梭毒隐翅虫的卵、幼虫、蛹和除翅以外的成虫各部,都有毒素存在。成虫的毒素主要源于血淋巴,雌虫体内毒素是雄虫的10倍。毒素分布在昆虫体内的每一部分,把虫体分成若干段节,不管用哪一节段接触皮肤均会引起相同症状的皮炎。虫体各部含毒素多寡不同,腹部最多,胸部和足次之。 |
来自PERM10(360社区3.5.5版)
|
|
|
评论
直达楼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