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我是Peter 于 2016-7-5 11:42 编辑
聊一聊日历1-谁都在用日历 ?
日历在大部分人的概念中是个查询工具。查询某一个特定的日期是星期几,或者某个农历与公历间的对应关系。之前用的都是纸质的台历、挂历,现在智能机普及后,已经很少有人再去看台历或者挂历了,都是直接看手机上的日历。但仔细想下,你会发现,查询的背后是因为某个日期关联了一个特定事件,在纸质日历的时代,人们事件较少,会把特定事件写到挂历台历,或者干脆不写,直接记在脑子中。所以本质上还是与事件联系起来了。现在大家用手机中的日历,也记把之前的习惯都进行了迁移,查询以及记录事件。但打开日历记录事件时发现,居然有这么多项目,什么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等等,一看就晕晕乎乎了。所以就不怎么记录事件了。
现在智能机中的日历和我们之前用的那种台历挂历记事的不太一样。智能机中的日历都是从西方国家的使用习惯来的。西方人在工业会和信息化的过程中花费大量时间研究管理,而时间的管理成为其中一个必须的环节,社会越发达,个人所要做的事情也越多,需要更加精细化的时间管理才能完成这些更多的事情。于是日历就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
最典型的就是微软发布的outlook办公软件。它里边的日历中,你可以新建一个标准化的日程。包括主题、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地点、什么时间提醒、是否为一个重复事件。Outlook支持exchange服务,它能够很好的进行办公协同。你新建一个会议,可以把需要参加会议的人拉进来,exchange就能给这些人发送邮件通知此会议,并且在邮件中就可以选择是否参加会议,别人的反馈状态也会显示在你的日历中。你新建一个邀请别人的会议,exchange还能查询到此人这段时间里边是否已经建立了其它日程,告诉你此时是否会有冲突,这个如果用的比较普遍,大家协同起来是非常高效的,我约别人的时候就知道他有没有时间,约多个人的时候更是这样。
然而中国本身的信息化时间比较晚,这点大家都能感受的到。因而大部分中国人,仅仅将日历作为查询工具。工作中使用日历的人,也没有欧美等国家使用的多,对于日历的协同功能,也不是很熟悉。
日历是一个时间管理工具。它不仅仅在与查询,更重要的是在于管理,你的时间都去哪了,你未来要做什么,日历是一个最直接展示的地方。有人会说,我不用日历,我直接记在脑子里就可以了,然而事实告诉我们,大脑记忆这些东西是有多么的不靠谱,为了不让你限于每天遗忘事情的困境中,还是写在日历上吧。
|
评论
直达楼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