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络,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类“被贷款”的相关案件,类似“名下5万贷款7年未还,男子毫不知情”、“小伙办理信用卡时才知被别人贷款”等新闻事件层出不穷。
在此类社会事件中,一些骗子们利用了人们对于资金的迫切需求,往往假借办理手续的名义诱使用户通过网络、电话等形式提供身份证信息、银行卡密码信息,最终编织出一个贷款的骗局。
360社区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杜绝“被贷款”事件的发生呢?
首先,在提供身份证等关键信息时需要更加谨慎,证件丢失要第一时间挂失补办,即使是在使用身份证办理正规业务时,也要小心收纳身份证和银行卡复印件,以防被不法分子偷偷拷贝、挪作他用。
一旦遭遇“被贷款”,当事人一定要第一时间联系贷款机构核实情况,确认贷款是否真实存在。
与此同时,当事人要仔细检查贷款合同、签字人等各项信息,如果信息资料对不上,要在第一时间报案,并提供相应的证据。
如果被直接扣款了,可要求银行退还被扣本息。因被贷款人未与银行签订借款合同,他人假冒被贷款人身份与银行签订的借款合同并不能对被贷款人产生任何约束力,也不能成为银行扣款的合法依据。
除此之外,还要定期核查自身信用记录与借贷情况,不管任何时候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份信息,避免损害自身名义和财产安全。
来源 360借条 |
|
|
|
评论
直达楼层